今天是 欢迎登陆日博体育!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文化园地  

【民警原创】旧时光里的匠人——剃头匠

发布时间:2016-12-08

"————"

远远的,我就听到那一阵阵极具穿透力的、熟悉的声音。粥店集上,桥下来了两个剃头挑子,一左一右分列马路旁,两个剃头匠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,坐着被服务的,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。当然,时髦的年轻人是不来的,太年轻的,恐怕连认识这家什也不认识了。

剃头匠作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,诞生得比较晚,直至清朝才出现剃头这个行当。众所周知,清朝以前的汉人都是留满发的,小孩一生下来便任头发生长,不剪不剃。读书时,把头发因势理顺,绾成髻,称为“束发受书”。除非出家当和尚,削发为僧,否则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。清朝开始“留头不留发”,剃发这个差事,最初是由清朝的旗丁充任。当时旗丁奉旨剃头颇为威风,都是他们坐着,剃头者跪着。这么看,剃头匠在那个朝代,也算是官差了。那时剃头是分文不取的。

此后,为了迎合社会需求,剃头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职业,剃头的手艺也变成了一种传承。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:“剃头挑子一头热”,这是因为当时剃头的工具都是用扁担挑着的。扁担的一头是红漆长方凳,是凉的一头。凳腿间夹置着3个抽屉,最上面一个是放钱的,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孔里塞进去的;第二、三个抽屉放置围布、刀、剪之类的工具。另一头,是个长圆笼,里面放着一个小火炉,是热的一头。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,里面的水总是保持一定的温度。剃头挑子的这种模式,全国各地都差不多。剃头师傅挑着担子,大街小巷到处转。若碰到有人要剃头,就放下挑子,请顾客在凳子上坐下。然后问顾客,是剃光头,还是留长发?如果是剃光头,先用热水给顾客洗头,洗得满头肥皂沫,再拿出剃刀,三下五除二,就把脑袋剃得锃亮。每个剃头匠都有几把剃刀,剃头一把,修脸一把,刮胡子用另一把。不论用哪一把,在使用的时候,都要在一块油黑发亮的磨刀布上来回“荡几下”。只有“荡”过的剃刀,才会更加锋利。

如今路过集市再看到此情此景,在剃头匠旁边水盆袅袅升起的水汽和烟雾中,那些关于剃头挑子的记忆,穿过二十多年的时空隧道,向着我缓缓而来。

我只有45岁的年纪上,奶奶忙农活的时候,没人照看我,我就常常跟着同村的一位老剃头倌儿去各个镇上赶集。现在回忆起他一路担着剃头挑子,还得不断回过头看看我,顾念着别把我丢了的那个背影,仍是忍不住眼窝里湿润。走到了集上,他先扯起一个布棚子,取出燃火烧水的小炉子,又摆好放脸盆的小架子,摆上一面方镜,然后剃刀、梳子、篦子等一溜儿排开,再放一把折叠椅,椅背上还挂着一条油腻发亮的厚布带。然后将炉火弄得旺旺的,水烧得热热的。拾掇完这些,就专等顾客上门了。

对待每一个主顾,他都是手舞银剪,如飞燕穿柳,从来没看到过疲累,简直就是“独门绝技”。看累了,我就在他旁边打起纸板,玩起“抛子”,有小孩子排队等剃头的,我们就玩儿“抓特务”,直到他被唤着坐上热交椅,收敛起欢蹦正襟危坐。只见老倌儿把白围布用力地抖两下,将碎头发掸干净,围住全身,就开剪了。一边剪一边与旁边的大人唠嗑。那个时候,不只是我,就是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师,也都公认那个老倌儿的见识广。

再后来,随着人们发式的进一步变化,剃头匠的服务方式也在渐渐改变。虽然还是 "————"颤响着走街串巷,但很多剃头师傅都只是背着一只布包或箱子,里面除了剃刀、布单、剪子、磨刀布、木梳、镜子等原有的工具外,又增加了理发推子。至于水盆,板凳、火罐一类的大件,基本不再携带。他们的服务对象,也大多变成了老年人,因为爱时髦的年轻人都统统跑到理发馆去了。“剃头挑子——一头热”的歇后语还在使用,但剃头挑子却早已离我们远去,慢慢沉淀成为时光里的一个尘封的名词。

如今,连“理发店”都已成了历史词汇,取而代之的是不会加“理发”二字的“***”,或者是“美容院”、“美发馆”、“美容会所”。识别的标志,是门前不停旋转着的彩色转筒,门里极其豪华的装修,极其时尚潮流的音乐,极其嘴甜的姑娘小伙儿,当然还有极其昂贵的价格。以前的“剃头”、“剪头”、“理发”的说法,变成了“修剪”、“湿洗干洗染发”、“离子烫生化烫粟米烫”……脑袋还是那个脑袋,但手艺更多的时候像是工艺了。而剃头挑子对我儿子这一代人来说,根本不知何物。

于我而言,它和当年的老倌儿像一张定格在岁月深处的黑白照片。当我在城市里的桥下,在车水马龙的街头,在高楼林立的近旁,发现这两副剃头挑子时,真有点时光倒流的虚幻感。那挑子仿佛就是我儿时一路紧随的那一副,一头热在越来越少的老倌儿肩上,一头热在对旧时光里的一切、念念不忘的人的心底。 

(岱岳分局 刘金鑫)

 

 

 

【字体:
上一篇:
下一篇:

Copyright 2015 泰安公安民生警务平台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主办:泰安市公安局 鲁ICP备09000850
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777号网站管理员入口】网站浏览量: